在一座雲霧繚繞的山上,所有猴子們都追逐著同一個夢想,那就是最上等的香蕉。
猴子們常常在山上討論:你是追求上等蕉的猴子,還是甘願無止盡地等待平凡香蕉的猴子呢?上等蕉不僅是食物,更是地位、資源與榮耀的象徵。
這一天,猴王的野心徹底改變了這座山的生態。猴王一聲令下,史上最猛的 Project Banana Paradise AI 正式啟動!
當 KPI 從天而降,山上猴子的生存法則也徹底改變,為了爭奪最頂級的香蕉:
山上猴子啟示錄的第一天,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個既熟悉又荒謬的開發世界。
猴王宣布,啟動 Project Banana Paradise AI X 香蕉天堂 AI 計畫!
目標只有一個:在 30 天內,用 AI 打造一個全自動化的香蕉供應鏈,鞏固山頭霸權。
Project Banana Paradise AI 核心技術模組:
為此,猴王請來了德高望重的「評審猿」。
評審猿建立了一套全新的香蕉分配規則:所有猴子的表現,都將透過「猴群儀表板 (Monkey Dashboard)」被量化。誰對專案的貢獻高、數據表現好,誰就能獲得更多香蕉。
這套 KPI 制度,點燃了猴子們的熱情,也開啟了一場前所未有的生存競賽。
猴子們漸漸學會,想獲得更多資源,就必須在儀表板上,凸顯自己的定位與價值。
在 Project Banana Paradise AI 計畫中,不同特質的猴子,演化出了不同的角色:
程序猿是專案的基石,負責打造計畫的三大核心模組:「鷹眼系統」、「神臂金剛」與「智慧蕉倉」。
程序猿相信程式碼的品質與系統的穩定,並透過「猴聯網」這個專案的基礎架構讓一切高效運作。
成為程序猿的條件很簡單:身體健康、能持續勞動,但一旦 burnout,就會變回普通猴子。
隨著人類教會猴子說話,猴子們演化出了說話的藝術,這讓猴子們在爭鬥中有了更多的選擇。
有些猴子漸漸演化成了戲精猿,學會了用巧妙的策略和表達來獲得香蕉。戲精猿深知,做得好,不如報告得好。戲精猿或許不是技術最強的,但總能用巧妙的策略和完美的 Demo,讓評審猿龍心大悅。
其中的佼佼者「最佳演猿」,更是猴群中最具影響力的角色,他們總能為團隊贏得讚賞和資源,儘管有時產品背後還藏著無數 Bug。
有些猴子無法成為程序猿或戲精猿,卻找到了另一種生存之道,那就是理解組織上的訊息不對稱,並掌握那個傳遞訊息的位置。傳播猿負責同步猴王與評審猿的指令,是團隊溝通的關鍵節點。
然而,資訊在層層傳遞中逐漸失真,主觀解讀、選擇性表達、刻意扭曲……猴王說的「先求有」,到了程序猿耳裡可能就成了「追求極致效能」。
「山上猴子的計畫」看似充滿活力,實則暗流洶湧。為了在評審猿面前爭取表現,猴子們無所不用其極:
漸漸地,花邊技能的需求,開始超越了核心技術,團隊的精力被分散,那些看不見的坑洞——前輩們留下的技術債無人問津。
新來的小猴子充滿活力,卻因不熟悉這些「坑」而頻頻跌倒,被排擠在核心圈之外。
猴子們不禁思考:真正有實力的猴子,會選擇在這樣的環境中奮鬥嗎?
隨著專案擴大,角色分工越來越細,「管理猿」應運而生,他們懂得如何實現效益最大化,並劃分出各自的領地:戲精猿聚落、傳播猿聚落、程序猿聚落。
評審猿對此感到滿意,便指派親信「計分猿」潛入各個聚落。計分猿平時如常人,一旦發現錯誤——比如程序猿寫出 Bug 導致「智慧蕉倉」庫存錯亂——便立刻現身計分。若是重複犯錯,則加倍扣分。
當儀表板上的分數被扣到零,無論你是哪種猿,都會變回普通猴子。此刻,猴子們總會唱起那首悲傷的歌:「又回到最初的猿點,計分猿你機掰的臉……」
他們終於意識到,從動手到動嘴,從合作到演技,都是在這龐大專案中生存的關鍵。而回到原點的勇氣,或許才是最重要的功課。
在這場演出中,你,是一隻什麼樣的猴子?又該成為什麼樣的猴子?你覺得自己最像團隊裡的哪種角色?
留言告訴我你的答案和原因吧🐵